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第五周課堂閱讀心得—人與非人之間

這一次的閱讀就如同老師提醒我們的一樣,糾結而複雜。很難套用一個單一理論去說Biehl的《Vita》要告訴我們甚麼。一個現代巴西政經轉換下,伴隨著醫療..改革所出現的Vita,一個名叫生命的等死鬼域。穿插著這些國家歷史政策背景,作者帶我們走進一個被社會拋棄的地方,住著一群被放逐的肉體,禁錮的靈魂。

Catarina是作者發現在這片荒蕪中一個亟欲與外界溝通的女子。她透過書寫自己的字典確定自己雖然被別人遺忘,但卻尚未被自己遺忘。透過她的生命故事,我們看見了作者極力想要呈現的荒謬。一群因為各種身心問題被拋棄的人,從來沒有放棄回家。但是打從被家人朋友送走的那一刻,就等於踏上沒有回頭的死亡之路。作者稱之為社會死亡(social death)。

這個故事中有很多利他主義者,他們都有各個理論中部分的典型。Vita創立者Ze das Drogas是個宗教偽善者,裝做純粹利他主義的同時,透過Vita盜取公款。幫忙Vita募善款的政治人物兼廣播名人Jandir Luchesi有著自己的政治利益。接手管理的Captain Osvaldo和他有社工背景的志工太太Dalva在替民主化以及新自由主義實踐一種新的改革。Infirmary的管理者Oscar有直接物質上的報酬,許多志工則將Vita收容人的恐怖後果當做自己的心靈改革。就連作者本身也說這其實是他自己的道德旅程,更不用說他從中得到的知識辯證。

可能唯一的純粹利他主義者是固定來做義工診療的Dr. Eriberto?但是書中並沒有提到太多關於他的事情。這讓我想起Edward Wilson認為由soft-core altruism所發展出的人類文明。故事中從上到下的的利他主義者都有自私的理由,讓Vita有機會在混亂的醫療改革中出現,並且成為被公認的放逐地。這個故事裡的人跟Frans de Waal裡的猿類一樣,有複雜的算計以及同理行為,有時慈悲有時殘酷。而書中對於人被當做動物的敘述,還是看到了許多議題必須高舉「人」權才能被看見。但是作者反覆人與非人、生與死、溝通與不溝通之間的故事敘述則是像幽靈一樣提醒讀者「之間」的無奈。

閱讀這本書不斷讓我想起大學做過的「龍發堂」報告。幾乎是相似的場景,同樣家庭的無奈,龍發堂的特殊銬腳鍊的療法引起的社會爭議似乎僅只於這個機構本身的環境還有病人處遇問題。我有一種慾望,像是聽吳易叡世界衛生組織底下世界公民的發展時的心理衛生發展史,還有閱讀Bieh這本書談到巴西面臨整個經濟政治轉型下的衛生系統改革,想要看見在「送你去龍發堂」的玩笑還有龍發堂的表面爭議下,台灣的故事、台灣的人與非人的敘述、台灣百年國慶背後底層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