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關於教育方式的問答

今年一月間,有一名很可愛的台大外文系學生寫信給我,說她正因為在修教育學程,有一個訪問導師的活動,又看到我的部落格的文章,寫信問我關於教育現場的一些問題,當然很多東西用說都可以很冠冕堂皇,真正的教學現場也總是充滿了折衷與掙扎,但是這樣的來信以及回答,都給了我自己更確定的方向以及堅持,我整理如下,跟大家分享:

1.您提到今年帶導師首先想帶進人權的觀念,從訂定班規起,把「自主」、「自律」、「尊嚴」做為目標。不曉得具體上您是如何做呢?是否完全落實學生自治(如自定班規)呢?

我們的班規的確是我跟學生一起討論出的,具體上是我會給學生很多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不過當然這樣的現場有時會有點混亂(我自己不覺得混亂一定是壞事),也常常會把我們遇到很多生活上的問題拿來討論,像是學校有所謂的"安全檢查"(就是搜學生書包),我就不會這麼做,並跟同學溝通我的原因還有想法,另外我也在努力empower我的學生,比如說如何當自己的主人,以及所謂尊嚴還有自律是什麼,這很多都是利用班會或者彈性時間參考一些人權或者教育的書籍而有的活動。總而言之,我盡力把這樣抽象的概念以身作則落實也嘗試與他們有很多的討論。

2.從文章中感覺學生們都十分喜歡、信任您。很好奇您和學生溝通相處時有什麼原則或訣竅嗎?(那些誠懇動人的信是如何交給學生呢)?又您是如何看待師生關係呢?

班上的學生都叫我本名或者鄒鄒,我常跟他們說,我希望當他們一輩子的朋友,而我ㄧ向是跟朋友交心的人,自己也是雞婆又感性的人,除了平等相待,沒有什麼訣竅,就是給很多愛跟關心(即使他們不一定想要:P)。

3.承上題,老師您認為和所謂的"行為偏差"學生,或是在經濟文化上弱勢的原住民學生溝通相處,又有何特別需要用心、注意的地方嗎?

我特別會注意的事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原因,發現學生絕對不是只是愛抽菸或者愛喝酒,他們常有所謂偏差行為都是因為他們遇到了內心覺得無法解決的困難,所以我也提醒自己要解決的不是只有表面的問題,而是那個核心的關懷。

4.您在教學中融入批判意識,想讓學生獲得「批判的政治意識」並進行更深沉思考的作法讓我深受啟發。(我看完那篇您描述帶學生討論廢除死刑的文章後非常感動)但我也很好奇在正式教學時此作法的成效和學生的反應為何?

對於批判意識的教學,我自己認為是很有成果的,因為之後我像部落格講的邀了蘇建和來,也利用機會討論很多國內外議題,很多學生都從聯絡簿或者跟我親身的聊天表達一些有意義的意見,即便是反對的,我想我的目標只是很簡單的希望他們開始去思考,而我認為他們真的開始了,這很令我雀躍。

5.承上題,「破而後立」,除了批判思考的能力外,您認為學生如果要自立、獲得「爭取自由的能力」、甚至能夠突破結構性的困境,還須具備什麼能力(且是老師有責任或能夠帶給學生的)呢,尤其當您的學生大多都身處經濟文化弱勢、高風險家庭的情況下?

這個是最難的問題,我跟一個研究者聊過,在Paul Willis的Learning to Labor一書中,英國工人階級的小孩,對於學校是有很多反抗的(即便可能是盲目的),這是因為英國有很強的工人文化,今天很多泰雅族學生是缺乏信心的,我認為建立信心是最困難的,我像我文章提到的,我認為在這個環境裡,他們很多人都因為自己的家庭環境(硬體或軟體)而受傷,我很努力參考一些心理諮商的書讓他們復原,我希望他們先當好一個完整的人,然後當有信心的人,才能進而做一個有信心的泰雅族人!

6.您致力於人權及批判教育,對於強勢主流文化有很深刻的反思。但您的身分(英文老師)和被賦予的責任(教好英文)與您的理念某程度上似乎是有矛盾的,請問您是如何處理這樣的衝突,又如何看待「英語(一種強勢文化)教學」呢?至於考試成績、教學進度、學校對老師學生的期待、家長的態度等,又是否與您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有所衝撞呢?如果有的話,您是放棄、堅持、還是有條件的妥協呢?

有非常多的妥協,因為英文教育本身不管是對於主流還是少數族群都一樣有很多不適切的地方,我覺得那是根本英文教育的出發點還有導向就有問題,但是回到現場,的確有進度還有成績等等立即的壓力,所以我進度落後,不能也不想致力於只提升某幾個英文成積好的同學的分數,只能在碰撞中找到一點可能,如果妳看過出的月考考題大概就知道我的意思,我努力讓一切變的相關,但當然是力不從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