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源哥還有他的曼陀羅




在小雪老師的推薦之下,我買了神奇的曼陀羅一書,自己還有學生用過之後,覺得真的很不錯喔(怎麼聽起來像推銷的購物台),今天來分享一下源哥的曼陀羅!
請源哥畫是因為他上課跟老師有了衝突,平常沉默不語的源哥其實是很熱情的人,對於他跟老師的衝突我感到有些驚訝。
一開始他照書上說要把左手放在圖上,沉殿心情並感受傳達的能量,他說真的有奇妙的感覺喔,還一直唸怎麼會這樣~然後他就安靜畫了二十多分鐘。
畫完之後我看了真的很喜歡,有教堂彩繪玻璃的風格,本來想像小雪老師建議的一樣,假裝幫他分析一下導向正面思考,沒想到他卻自己分析了起來。
他說畫中間是他的心情,暖色系是代表心情好的時候,黑色的相當負面的時候,然後冷色系則包括了傷心孤獨還有難過。接著他說中間整個看起來像太陽,不過他的太陽光芒是咖啡色的,也是心情有點悶的時候的感覺。
接著他很興奮的告訴我說,旁邊有弧度的線條代表的是他的夢想,左上角的表示摩托車,右上角代表功課,右下是不想要結婚對女生沒興趣(我嚇一跳問說:那是對男生有興趣嗎?他才說:不是不是,是現在沒興趣,所以其實右下角其實就是想要談戀愛啦!),左下角是希望可以給父母開心的東西。然後他緩緩的說,最外圈是橘色跟黃色一起畫成的,因為他喜歡被溫暖的感覺包圍。
我真的好喜歡他畫的曼陀羅還有分析!
之後我問他,怎麼跟老師衝突呢?他說是因為找不到皮帶,心情很不好,那是他哥哥給他的皮帶。我問他說跟老師生氣會不會後悔,他說會。於是我建議他寫一張小卡給那位老師。
他寫說,某某老師,對不起,我昨天(他本來寫剛剛又塗掉)不是故意亂發脾氣的,因為皮帶不見才發脾氣,不應該把自己的情緒放在老師身上,對不起老師。然後他把卡片放在老師的桌上就回宿舍了。
我很喜歡善良又會畫圖的源哥還有他的曼陀羅!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那一個下午我跟學生談死刑


  10月秋陽的禮拜三,班上幾乎一半的同學都去了技藝班,我則把另一半學生帶到大禮堂,利用三節彈性的課程來談死刑。我利用的教材是之前我參加認識死刑工作坊,按照《2009世界反死刑日的教學手冊》的D1:死刑的執行方式,所編寫的教案,按照我目前學生的背景:國中原住民學生來做一些調整,所以是從談論死刑的執行方式切入。

  在一陣手忙腳亂之中,設備器材還是有問題,於是我就先跟大家簡介了死刑的小檔案,參考范立達的<死刑檔案>,說明目前在世界上186個國家裡面,已經有140個國家在法律或者實務上廢除死刑,而台灣昨為一個先進的國家,我們仍有死刑的執行,是用槍決的方式,但因為人權討論的興起,目前我們已經有約四年未執行死刑,累積的死刑犯有40幾人。

  然後我快速的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在大家未有任何先備知識時,就她/他們的觀點來舉手回應死刑的存廢,其中7個同學表示不贊成廢除,一邊舉手還一邊想要說服其他同學:「如果你贊成,下次你被殺就不要怪人。」然後我問了另外一方的意見,有三個人贊成,不過其中一個是來亂的,他說:「當然不要有死刑,這樣我以後才可以殺人。」然後我再問他們,如果我們今天一個犯人犯了很嚴重的罪,不要有死刑,但是可以把她/他一輩子關著,這樣覺得可以的人舉手,然後還是原來的三個人舉手,不過認為還是應該有死刑的人就減為了4個人,這樣的結果其實跟民調很接近,我覺得很有趣,並要他們記得自己的答案,然後繼續下一個部份的內容。

  解釋了死刑學習單回答方式後,我請她/他們去討論並最後一起分享答案,裡面列了幾個小問題:第一大題是關於古代利用動物執行的殘忍死刑,讓她/他們去連連看,理解隨著文明的演進,其實人們對於死刑的容忍程度其實有了很大的差異,同學們都同意,到了今日,在回顧這些被大象輾死、被山貓活吞、被蛇咬、被五馬分屍還有包括一些歷史上駭人聽聞的死刑方式(釘於十字架、被滾油燙死、絞死分屍以及剮刑等等),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第二大題則是列了四個選擇題,讓大家去了解過去用來處決異端與女巫的火刑,被認為最省事以及最實用的死刑是淹死,最常見的死刑為絞刑(台灣的槍決是第二常見的死刑),而唯一仍使用砍頭刑的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後一部分的討論題,則是讓他們去思考,在1982年就廢除死刑的法國,之前是使用斷頭台的方式有沒有什麼特別原因,以了解法國人在斷頭台前人人平等的精神,還有簡單介紹伊朗的石刑執行方式還有毒針注射的死刑執行方式。

  其中我也利用了手冊的C1酷刑與死刑的例子,談到伊朗常對於通姦的男女處以石刑,將她/他們用白布包裹後埋至處死的位置(男性到腰間,女性到腋下),以及選用大小剛好的石頭造成痛苦,並分享在2008的一個個案中,一位男性在被執行後,雖然他的鼻子以及耳朵都被砸碎埋了起來,但是還有生命跡象的他卻仍被執行者用大石頭砸碎了他的頭(伊朗法律規定,若死刑犯於石刑後未死,再關15年後即可出獄)。同學們聽了這些實例後,大多感到殘忍無比,有人說:「婚外情就這樣會不會太嚴重?」也有人說:「可是誰叫他們要犯錯」。然後我問:「你覺得如果這個刑罰搬到台灣來,妳/你會同意嗎?」大家都安靜了。

  我問學生,認不認為用打毒針的方式痛苦會比較小,有同學同意,表示說因為毒針的傷口很小,可是另外的同學卻說他不同意,理由是因為他怕打針,這時候我也就分享了教學手冊上美國佛羅里達州毒針注射的一個實例,解釋說,毒針注射其實會打三針,包括止痛劑、癱瘓肌肉配方以及最後讓心臟停止的化學藥品,但是佛州2006年的例子,卻顯示死刑犯在被注射三劑後的24分鐘還在動、眨眼並明顯想要說話,到了26分鐘之後他的身體劇烈搖晃,心臟儀器也顯示他還有生命跡象,於是執行者只好再打一劑毒針,直到他失去生命跡象。

  我跟他們說,我們去支持或者反對一件事,我們要多方面的去蒐集資料,尤其是人命關天的事,當然我們對於被害者的受害感到悲痛,還是有幾位同學堅持被害者的傷害太大了,所以死刑犯是死有餘辜,但是也有同學很驚訝於原來死刑有那麼多樣貌,而在死刑執行的過程裡面充滿了那麼多細微的劇烈痛苦,我們在能夠輕易的在廢死與否選邊站前,其實有很多複雜以及多元的議題要去思考,學生開始對於這個議題產生了興趣,並開始思考,這也就是我的初衷。

  為了繼續探討死刑的複雜,我播放了新聞台回顧民國75年的湯英伸案件:一位師專畢業前途大好的原住民青年,在北上打工時因為被欺騙至一洗衣店每天工作到深夜兩三點,在身心交迫的情況下想要離職,卻被扣留了身分證件,在一氣之下殺害了店長與店長太太還有他們兩三個月大的孩子,即便社會各界以及原住民社群全力救援這一位父母師長眼中的好青年,他仍被判處死刑定讞,他在行刑時拒絕了麻藥施打,留下了無限的惋惜還有遺憾。同學們一樣表達了很多不同的意見,有人覺得他這樣被壓迫、遭受歧視才會這樣做,不該被判處死刑,也有人認為他殺的不只一條人命,所以太嚴重了,也有同學不解為什麼他不想其他的辦法,要衝動殺人。

  湯英伸事件引起討論的熱度一直延續到我們中午用餐,不同觀點的同學還在討論著,我則丟出了一個想法說:「如果今天湯英伸他不是原住民,人生可能會有什麼轉變?」這時候甚至有學生說:「對阿,要是我出去一定不會說自己是原住民。」(這個學生是一半原住民,一半平地人身分)想當然爾,引起了更多的辯論,我因為之前曾帶著同學去討論公平的議題以及原住民權利的議題,一堂死刑的課,一個死刑的案例激發了更多對於身分還有階級的思考,這個社會隱涵的歧視仍是我們學生未來會面對的課題,到底湯英伸還有什麼選擇?而我現在在用餐時辯論的同學們未來是面對怎樣的大環境。

  最後兩節課的時間,我選擇了湯姆漢克主演的保護級電影《綠色奇蹟》後半部份播放,裡面呈現了美國施行電椅刑的情結,並討論了因為主角黑人身分被陷入獄的情結,還有人性面對挑戰時的脆弱。同學們都被電影中,因為執行官故意在過程上動手腳,使得死刑犯在電椅上活活被燒死烤焦而覺得生氣還有悲憤,我在電影後的討論也分享了最近的一個新聞:電椅死刑變燒肉 美國行刑猶如謀殺(法新社2009年10月19日),說明美國在執行死刑時,常常因為人為的疏失,而造成的悲劇:身體著火、鮮血滲滿襯衫以及因為極端痛苦而痙孿還有尖叫,去了解所謂死刑的背後其實有不同的執行過程還有風險。

  課堂快結束前我將製作的匿名回饋單發了下去,詢問幾個問題:1.妳/你覺得死刑會不會太殘忍?2.妳/你認為死刑應該存在在這個世界嗎?3.妳/你會把今天學到的東西跟其他人分享嗎?針對第一個問題,在回覆的15份回饋單裡,有11個都選:會,所有的死刑都太殘忍了,2個選:有些會有些還好,並表示槍決他們覺得不至於太殘忍,有1個選:不會,殺人就該死,還有一位是選其它,並說「我覺得死刑真的很殘忍,不過我覺得還是要查清楚真相再下定論。」對於第二個問題,14個學生都回答:不確定,會殺人應該都有原因,但是要看大家的想法,1位同學選:應該,因為壞人太多了(也是第一題選殺人就該死的同一位同學)。沒有同學選:不應該,每個人生命都應該得到尊重或者是其他。最後一題裡,有10個同學表示:會,我希望別人也可以了解犯罪背後有很多原因,有4位同學選:不確定,我怕我說不清楚,另外有一位同學選其他,並回應:「會,但是我會歧視罪犯」(仍是跟之前選殺人就該死還有死刑應該存在在這世界上的同學)。

  我在最後也稍微分享了蘇建和的案件,同學也都非常聚精會神的聽著,並希望我可以邀他到學校來分享,並胡鬧說:「他真的被判死刑嗎?他會帶西瓜刀來嗎?」或者「那他來我們學校會不會殺了我們?」面對這些童稚的答案我都笑而不答。下課後同學紛紛到我身邊,告訴我她/他們真的很喜歡今天的課,好像大開眼界一樣,我則很高興不管他們的立場或者想法,總算是開始了比較精緻還有複雜的思考,面對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希望學生們從我的課堂中走出去能有蒐集資料以及不妄下結論的莽撞,而是更溫柔以及負責的去接收並忖度每個議題,至於司法的改革還有死刑的存廢,我們都一起繼續思考。蘇建和,我們在山上等你。

Published by Thomas Hubert on 2009/12/9

Tsou Tzung Han is a Taiwanese teacher who actively took part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rganised around World Day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 Below is his account of the work achieved so far, and his hopes for abolition through education.


"Teaching abolition is still controversial in Taiwan. According to surveys, about 72% of the population is against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But paradoxically, among them, less than half believe that death penalty can deter serious crimes. And interestingly, when asked if sentences could be prolonged or the standard for probation could be raised, 56% of people in Taiwan agree that death penalty could be abolished.
To a human rights defender, and now a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 truly think that it is the insufficiency of school and social education on this topic that makes some people blindly vote for the death penalty.

People don’t know about the death penalty

People in Taiwan actually don’t know the cruel essence of the death penalty nor the cost of social resource spent on it. Or at least, not well enough.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material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is why I was thrilled to know that the World Coalition was releasing an educational guide for the World Day against Death Penalty. Without hesitation, I agreed to help translate the guide and hoped it could be disseminated as widely as possible.
However, when translating the guide, I was worried if such wide range of complex topics with many references covered only in summaries could be used in classes. Luckily, the Taiwan Alliance for the End of Death Penalty (TAEDP) also held a 3-day workshop to help turn the guide into feasible local education plans for Taiwan (photos, top and right).
The workshop started with experts from different fields, including one lawyer, one judge, two Christian and Buddhist representatives, and a writer sharing their knowledge and real experience on the topic on the first day. They really opened all the participants’ horizons and helped us understood the local context and stories.
Then, one week later, 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nine groups to develop each activity into a concrete lesson plan. I and another member of TAEDP were in charge of Activity D1: Methods of execution. We shared our lesson plan in the workshop and got a lot of feedback from the experts. Then we handed in the revised version for the future publication of the Chinese-language educational guide.

Students were shocked

After the workshop, I designed two classes for my grade 9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lesson plan I had made.
The class began with me introducing some facts about the death penalty in the world and in Taiwan (photo below). For example, I talked about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that have abolished death penalty and how Taiwan has had a moratorium for the fourth year.
After that, we worked in pairs on the worksheets on methods of execution. All the students were shocked by some of the real cruel methods of execution which were once or still are practiced on Earth. They also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dignity and the right not to be tortured.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at issue, I showed them a news clip on the famous case of Tan Ing Shan, an aboriginal youth who was sentenced to death for killing his employer after he had forced him to work more than 17 hours a day. I wanted them to think 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ath penalty and discrimination.
We also watched the excerpts of the movie The Green Mile by Frank Darabont and ended the clas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movie and the feedback sheet. Almost all the students expressed that they learned a lot and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this topic.
Although they were still unsure if the death penalty should be abolished, they all recognize the complexity of each crime and the cruelty of the death penalty.

Promoting abolition through education

From my own experience, I really believe that people in Taiwan would never be able to fully accept or welcome a world without death penalty when they know so little about it.
While there are many human rights groups lobbying for the top-down change of the system, I would like to advocate for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rough education.
Now that my students have begun to think about this issue, I a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guide for further discussion. I hope they will be able to one day stand out for this cause and fight for a Taiwan without death penalty!"
------

Publié par Thomas Hubert le 9/12/2009 (1921 lus)

Tsou Tzung Han est un enseignant taïwanais qui a participé activement aux activités pédagogiques organisées lors de la Journée mondiale contre la peine de mort. Dans le texte ci-dessous, il rend compte du travail accompli et fait part de sa confiance dans l’éducation pour parvenir à l’abolition.


"L’éducation à l’abolition est encore soumise à controverse à Taïwan. Selon les sondages, environ 72% de la population s’opposent à l’abolition de la peine de mort.
Paradoxalement, parmi eux, moins de la moitié croit que la peine capitale a un effet dissuasif sur les crimes les plus graves. De plus, et c’est intéressant, lorsqu’on leur demande quelle serait leur opinion si les peines de prison étaient allongées ou les conditions de libération anticipée restreintes, 56% des Taïwanais acceptent que la peine de mort pourrait être abolie.
Pour un défenseur des droits de l’homme, aujourd’hui professeur dans le secondaire, je pense réellement que l’insuffisance de l’école et du système éducatif en général sur ce sujet conduisent les gens à soutenir aveuglément la peine de mort.

Les gens ne connaissent pas la peine de mort

A Taiwan, les gens ne connaissent pas la nature cruelle de la peine de mort, ni les ressources qu’elle coûte à la société. Du moins pas assez. Le manque de supports pédagogiques en est la principale raison.
J’ai donc été enchanté d’apprendre que la Coalition mondiale publiait un guide pédagogique pour la Journée mondiale contre la peine de mort. Sans hésitation, j’ai accepté de participer à sa traduction, en espérant le diffuser aussi largement que possible.
Cependant, en traduisant le guide, je me suis demandé si un ensemble de sujets aussi complexes abordés de façon si brève pouvait être utilisé en classe. Heureusement, l’Alliance taïwanaise pour mettre fin à la peine de mort (TAEDP) avait prévu un atelier de trois jours pour adapter le guide à la réalité des processus éducatifs taïwanais (photos ci-dessus et ci-contre).
L’atelier a commencé par l’intervention d’experts de différents domaines, notamment un avocat, un juge, deux représentants religieux (un chrétien et un bouddhiste) et un écrivain. Ils ont partagé leur expérience vécue sur le sujet lors de la première journée. Ils ont vraiment élargi l’horizon des participants et nous ont aidé à comprendre le contexte et les exemples locaux.
Une semaine plus tard, les participants se sont retrouvés en neuf groupes, chacun devant transformer une activité en plan de cours concret. Avec un autre membre de TAEDP, j’étais chargé du module D1 : Méthodes d’exécution. Nous avons partagé notre plan de cours lors de l’atelier et reçu de nombreux commentaires des experts. Nous avons ensuite remis la version finale destinée à être publiée dans le guide en chinois.

Les élèves étaient choqués

Après l’atelier, j’ai préparé deux cours pour mes élèves de quatrième à partir des plans sur lesquels j’avais travaillé.
Le cours a commencé par une introduction dans laquelle j’exposais certains faits sur la peine de mort dans le monde et à Taïwan (photo ci-dessous). Par exemple, j’ai évoqué le nombre de pays qui ont aboli la peine capitale et le moratoire en place à Taïwan depuis quatre ans.
Ensuite, nous avons travaillés par deux sur les documents relatifs aux méthodes d’exécution. Tous les étudiants ont été choqués de voir les méthodes hautement cruelles utilisées de par le monde, dans le passé comme aujourd’hui. Ils ont également pris conscience de l’importance de la dignité humaine et du droit à ne pas être torturé.
Pour le faire comprendre le problème plus en profondeur, je leur ai montré un extrait de journal télévisé concernant l’affaire Tan Ing Shan, un jeune aborigène condamné à mort pour avoir assassiné son employeur qui le faisait travailler plus de 17 heures par jour. Je voulais les faire réfléchir sur les liens entre peine de mort et discrimination.
Nous avons également regardé des extraits du film The Green Mile de Frank Darabont et nous avons terminé le cours par un débat sur le film le recueil des réactions par écrit. Presque tous les élèves ont affirmé avoir appris beaucoup et voudraient en savoir plus sur ce sujet.
Bien qu’ils restent incertains quant à l’abolition de la peine de mort, ils ont tous reconnu la complexité de chaque crime et la cruauté de la peine capitale.

L’éducation pour parvenir à l’abolition

D’après mon expérience, je crois vraiment que les Taïwanais ne seront pas prêts à accepter vraiment un monde sans peine de mort tant qu’ils en sauront aussi peu sur le sujet.
Alors que de nombreuses organisations de défense des droits de l’Homme font pression pour un changement de système imposé par le haut, je préfère faire campagne pour la nécessaire abolition de la peine de mort par l’éducation.
Maintenant que mes élèves ont commencé à réfléchir à la question, j’attends avec impatience la publication du guide pédagogique en chinois pour poursuivre le débat. J’espère qu’ils seront un jour capables de se lever pour cette cause et de se battre pour un Taïwan sans peine de mort."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校外實習經歷:野草莓主播的日子

2008年11月7日下午,在東吳人權研究所就讀,一邊在台灣人權促進會工作的我,接到了前一天在行政院前李明璁教授發起的靜坐經過驅離,重新集結於自由廣場的消息,我和幾個同事還有執委在下班後驅車前往現場。在昏黃的燈光下,我們和大家坐了下來,看到現場很有秩序地開始分組,希望針對一些議題做討論,場邊也有不少的民眾圍觀,陳雲林訪台之間政府的大動作引起了許多的爭議,連學者還有學生都站出來坐在街頭,跟現場許多七年級的學生一樣,是我平生首次所見。

夜更深了,就在一些人離開,一些人留下的時候,我感到血液在沸騰,同樣感受的人眼睛也都還發亮著,我想要繼續坐在這個廣場,繼續坐著支持一種理想。這時候廣場前方開始招募不同組別的志工,有物資組、夜間巡守組等等,當負責現場直播組也釋出需要人手的消息,我一旁的朋友對我說:「宗翰你很適合這一組,你要不要去幫忙?」我沒多想就說好,然後往前走。於是從那一夜開始,我加入了野草莓主播組,中英客語三聲帶,跟大家一同輪班,在現場播報即時的情況,也因為我多在下班時間才繼續參與,所以深夜沒有特別的情況時,我就跟大家分享著我白天在課堂還有工作中所學到的大大小小的人權事件以及議題,很多時候線上都有七八百人一起,很多只是掛著,很多人卻成了忠實的聽眾,我常負責的深夜也會有一些意外的訪客,比如說來關心的民眾或者某個樂團的樂手,我們也樂得即興訪問他們。

就這個一個沒有收視率、沒有色彩、沒有什麼爆點的平台繼續著,隨著運動的發展,外面的媒體出現了兩極化的評價,很明顯泛藍的媒體善於詆毀,而泛綠的媒體則過度褒揚,只有少數像是公視的媒體持平報導,所以後來在我深夜到清晨兩點到早上大約七八點之間,我們開始讀報,笑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報導,並直接指出部份媒體以偏概全還有充滿偏見的報導。

某一天清晨時間的氣氛凝重,某泛藍有線媒體在前一天用計截取學生發言片段,說領軍的李明聰老師已經氣學生而不顧,還故意拍攝清晨學生未到的時間表是運動已經冷清,大家在晚上檢討時表示對於媒體的應對應該更加小心,但是同一名記者還是在差不多的時間出現,我跟另外一位來自清大的台語主播在賣力播報時,她跟著攝影記者過來劈頭就問:「請問現在已經有學生病倒了,他們的情況還好嗎?」當時線上大概百多位聽(觀)眾,我跟另一位主播見狀決定避答,這時候女記者又把麥克風塞進來,再問:「聽說學生病倒了對嗎?」我們表示請她詢問醫療組後開始重複我們的三點訴求,沒想到她當場暴怒,當著線上聽(觀)眾對著我們大罵,說我們根本就是被操縱,自以為了不起等等,開始歇斯底里大哭,我跟台語主播面面相覷,播報著:「XX台女記者在問話不成後對著我們大罵,我們也感到很疑惑」,這之後也成了PTT八卦板上的一個爆文章的事件,真可惜沒有錄下來,後來該台還試圖扭曲事實在後來的平面報導裡說現場的學生對他們不禮貌,更不可能在他們台看到這個新聞,總之這個運動也讓我好好上了一堂媒體識讀課程。

從野草莓主播到現場討論的主持人,我觀看著整個運動的起伏,從一個抵抗政府威權的初衷,到討論集會遊行法該如何修改,政府應該如何關注人權議題,野草莓運動的學生包括我在內,從只是滿腔的熱血到思考解決方案,同時對於整個愈來愈弔詭的現場感到不安,後來出現了偷錢的人、真假學生、職業學生,不過大家還是在風雨中坐著,並舉辦了幾場成功的活動。然而當時的訴求在政府虛晃一招之後還是沒有結果,大家最關心的集會遊行法修法還是被操弄成更糟糕的版本,連當初發起的李明璁教授以及後來聲援的台權會會長林佳範都因為這個惡法被起訴,這一場運動也許不完全的成功,但是對於即將成為支柱的七年級生來說卻埋下了未來希望的種子,至少我是這麼樂觀的相信著。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假本土化與偽國際化

奧吉這個角色是很健談的人,也是業餘攝影師。過去十四年間,他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到店舖外面的同一個街角拍照,然後把所有的照片集結成一本本的相簿。奧吉無法解釋為何要拍這些照片,只是覺得應該這麼做。威廉.赫特扮演的角色名叫保羅.班哲明,是一個因為喪妻而鬱鬱寡歡、同時又遭遇寫作障礙的作家,當奧吉把這些照片拿給保羅看時,他注意到保羅翻閱相本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朋友,要是不慢下來,你永遠也不會懂。」奧吉說。班哲明評論他這些照片看起來都一樣,奧吉於是指出照片裡的季節變化、行人臉上的表情不同,以及建築物上的光影效果差異。到這裡,保羅才發現奧吉的成就:將這些照片集結在一起,它們將構成一組格局龐大、跨越時空的照片集。奧吉—放慢腳步,專注在街角這種渺小又尋常的地方—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東西。只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奧吉便創造了一件藝術品。奧吉這麼總結:「有人說,你必須雲遊四方才能看見這麼世界,但有時我想,就算你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只要睜大你的眼,便能看到自己能夠掌握的一切。」這就是他的哲學。

--史蒂夫.杜伯蘭尼卡(Steve Dublanica)《無名侍》(The Waiter)

「老師,你又敎我們英文,害我們快要搞混了。」我在問學生母語課情況的時候他們回答。同時要背兩種都是羅馬拼音,但是發音迥異的語言,對於我的原住民學生來說,是一種負擔。我很心疼他們,我常常說他們都被卡在「中間」,母語說不太好,國語又不是非常靈光,傳統文化認識不多,本國外國的現代文明也知道有限,他們活在一個斷裂的身分裡,他們不知道他們是誰。

但是誰又知道呢?在這個強調本土化的社會裡,大家只是盡量的去假裝,把僅剩或還有的一點知識誇大,像我自己,充其量也只能說老人家聽起來還是太現代的客家話,卻已經算是年輕一輩相當會講客語的,而客家傳統文化,除了跟大家一起認識的刻板印象,我知道的還真不多,只知道原來媽媽每天煮的菜,原來就是內灣老街裡面的「客家美食」。

我們已經喪失的自然活在原有文化的權利,已經幾乎被摧毀殆盡的文化,在樣版現代人的危機意識下被刻意「演出」,太多的電視節目上山下海找尋原來的味道,然後跟不同的老人家哈拉一下,讚嘆哪一種文化對於自然的親近或者環境的友善;政府對於原住民歷史沒有太多的重視,甚至在災害後忽略原住民族的參與,急欲迫遷失去土地就失去文化的他們,卻一邊在機場擺出「那魯灣」的宣傳海報,並在重要場合讓原住民族的代表「唱歌跳舞」彰顯台灣的特殊性。

因為剛好教到英文的foreign這個字,我問學生「外國人」怎麼說?大家馬上說「America!」這跟我自己的經驗的雷同,我父母在我國小六年級時趕緊送我去參加「國中英語準備班」,因為對於語言有興趣以及天份,努力學習發音以及文法等等,嚮往歐美西方的文化以及生活,直到我上了大學就讀英語學系,系上許多發音與教材的取向都是以美國為主,我記得大學一年級時我就質疑系上選擇The Contemporary Reader作為大一英文教材好像是要把我們美國化似的。直到我三年級交換學生至加拿大時,因為種族歧視事件還有廣為認識亞洲的朋友,才讓我深切反省作為一位英語學習者,我不要變成誰,我要透過這個語言更認識這個世界,也把我認識的世界介紹給別人。  

一直以來,坊間以及網路的英語學習招牌林立,好像學會這個語言就可以馬上與「國際接軌」似的,然一堆真洋人、半洋人、假洋人走在城市街頭,許多人也以留學歸國的名義闖蕩各界,動輒「像我們xx大學畢業的人阿…」,怕別人不知道她/他洋墨水喝的多;許多父母更趨之若鶩,在一堆補習課業之外,讓小孩一三五上全美語班,二四六上文法班,深怕孩子沒有國際競爭力,卻讓他們失去了笑顏或者是享有美好玩樂童年的權利。  

想到我剛剛剛閱讀完的《無名侍》,我很喜歡作者細細把每一個在當服務生的日子詳細紀錄,他用餐廳裡的百態回應人生的變幻,很真實又充滿笑料以及淡淡傷感,我想與其過度表演或者假裝聰慧,放棄偏執,認真生活更簡樸真實不是嗎?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給二十五歲的信



  還記得你以前總會恐嚇快要二十五歲的大哥大姐說:「二十五歲是人類腦力的顛峰,之後就會走下坡…」,五、六年之後你在曼谷的旅館裡宅宅地度過這個腦力瞬間下降的時刻,覺得有一點平淡卻又安心,因為你接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還有情人跟母親的電話,即使一個收訊不清聽不清楚,另一個很可愛地說只是要打來講幾秒,都讓你感到幸福。

  二十五歲的這個時候你還在唸研究所,如果可以的話你要趕快決定論文題目,不管是中國人權或者原住民議題,還是Yuyun建議研究的東協人權機構都要好好努力,讓自己好好學習研究的過程以及成果,同時你也是個人權捍衛者,在台灣人權促進會的工作讓你這樣開心,那麼就繼續努力,不要怕挫折以及對於許多議題的懵懂無知,年輕就是本錢,多問多學,雖然有時候其他人對於這個工作的誤解或者輕蔑會讓你感到痛苦,但是你知道這個工作是如此的平凡卻又重要,那麼就繼續用最大的熱情投入,站在雞蛋的這一邊。
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孤單,不過通常都是有一點自憐的傾向,有很多好朋友在身邊支持,她們也都知道你會自己裝可憐,所以還是省省吧!哈哈,總之要多花一點時間給家人以及互相關心的朋友,他們會陪你繼續走幾個二十五年,那你也只要以真心回報就好了。


  而我是真心的喜歡著你的,我知道你的很多正面以及負面的形象,但是我知道那讓你變成了你,而許多你堅持的夢想我希望都不會變,雖然漸漸了解很多黑暗面,但是一點點小小的感動就可以支持你走下去,二十五歲之後也許不應該太天真的,但是可以保持童心繼續開自己玩笑跟偶爾大哭一下宣洩情緒,然後一切就緒上台時還是要信心滿滿,你很不錯,之前的二十五年沒有白活,之後也一定要繼續加油!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人權在哪? –回應朱學恆<受害者的人權在哪?>

  讀完朱學恆部落格的文章<受害者的人權在哪?>(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9/06/04/deathsentence ),我很驚訝他即將要交出的報告以支持死刑以及定讞者盡快行刑為論點,甚至舉行了一個投票,分成贊成和反對兩方,他在開頭這樣說,「所以,我的這篇文章只是一個引子。不代表最後的結果會如何,就算最後投票的結果與我的看法相違背,我也還是會照著投票最後的結果來撰寫報告。」我不確定他在之前有沒有搜尋關於死刑正反面的說法,但是就像他文章寫到了,法務部調查過支持死刑的民意是七成八,他應該知道他的文章一出,特別是搭配聳動的殺人故事之後,會造成群情激憤,除了支持死刑之外要求血債血償之外,我不知道照著這個引導式投票的結果,對於思考死刑的存廢到底有什麼幫助。

誰該負起處理被害者的人權責任?
  
  許多網友在讀完這一篇網誌後,開始大聲撻伐「人權團體」、「廢死聯盟」,更有人發出,等到這些事都發生在這些人身上後,他們才會之後痛苦,這樣的論調,如果先姑且不論在所謂捍衛被害者正義言論的背後產生的語言暴力,不論是朱學恆的文章或者許多網友都把「人權團體」、「廢死聯盟」等同於為殺人者說話,阻撓正義被實現的單位。首先,我認為要批評一個團體必須先了解這些團體在做什麼,這些網友們都可以在廢死聯盟的網站上找到資料,我不贅述,我只想說,跟所有的人一樣,所謂的「人權團體」、「廢死聯盟」對於殺人的暴行同感憤怒,而對於被害者以及被害者家屬,也許大家無異感到悲痛,而從來我知道的廢死聯盟也沒有要求或主張受害者家屬原諒加害人,只是,對於殺人的暴行,這樣的憤怒對我個人來說應該轉化為對政府的監督,殺人犯不是真空狀態下長大的,到底是我們的教育或者社會出了什麼問題?

  再者,對於遇難者的悲痛,我們更應該去質疑政府到底做了多少努力,把這些責任直指辦公室只有兩個人的廢死聯盟根本不具意義,應該問的是,我們的媒體在報導了這些慘絕人寰的殺人事件後,除了讓聳動的文字增加當日的閱報閱聽率,有誰會去追蹤這些被害家屬之後的生活或環境,我們的政府除了用死刑解決問題,對於被害人家屬事後有怎麼樣的補救或輔導措施,難道之前加害人執行死刑之後的被害人家庭在所謂「正義」來臨後就沒有問題了嗎?這樣的質疑更直指我們自己,對於所謂被害人的關心,我們除了便宜行事罵一罵政府單位,順便咒那些「喪心病狂」的殺人犯早日歸西,我們曾了解被害人團體所做的努力甚至共同呼籲社會應該更加重視被害人家屬的照顧嗎?今天朱學恆先生的投票在95%比5%的懸殊比數下,然後他提出支持死刑以及應該執行死刑定讞案件後,再加上他的部落格網友臭罵死刑犯,也責難無能的政府,幫助殺人犯的人權團體之後,我看不到對於被害人家屬保護以及照顧的任何倡議聲音,還是大家覺得死就解決一切。

沒有人說的故事

  我不確定朱學恆先生有沒有讀過我同事蘇建和的案件,早在民國八十四年他和劉秉郎、莊林勳就已被判死刑定讞,經過非常上訴,在2003年因為罪證不足被判無罪,卻又在2007年被求處死刑,蘇建和的案件相關的研究以及影片都很多,我不曉得如果不了解這個案件的網友在看了「島國殺人記事」或者公視對於這個案件做過的許多報導,對於我們的司法制度有什麼感想,真的只要我們有了鐵血的司法部長,能夠判死刑不手軟的法官,我們社會的治安跟環境就會變好了?就是因為有很多檢察官報持著許多案件如果不處裡會引起「民怨」的心態,即便罪證不足還是起訴,無端浪費了很多司法資源以及侵犯了許多人的權利,而朱學恆先生既然對於政府官員的作為多有懷疑,但所引用「與我國關係最密切的日本」的真實狀況卻又只有支持死刑的政府官員的說法,我也覺得偏頗,要了解日本的死刑是不是比較全面的去讀調查報告還有其他人對於日本死刑的看法(日本前法官熊本典道談袴田巖案以及日本死刑真相調查報告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447),而更應該打開以廢除死刑國家的地圖以及未廢除死刑國家的地圖,看看他們的人權紀錄(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3680505 )。

  而我們不該忘記的是有些故事很多人說,因為這些故事說了會引起大家共同的感情,而我認為說這些故事很容易,引起的共鳴更叫人感到痛快,但是很多沒有人說的故事卻可能更值得聆聽,無論被害人或死刑犯家屬的處境同樣令人心疼,而悲痛也不需要比較,人權團體的工作常常就是去聽沒有人聽的故事,把我們這些資源有限,辦公室都只有個位數工作人員的團體說成懂得遊說以及利用法律、剝奪其他不同立場民眾意見的角色實在令人難過,朱學恆先生引用了自由時報的報導說「這32個死刑犯是什麼樣的人物呢?」然後貼了新聞連結,內容談到了七位死刑犯,說他們如何惡劣,兇殘無比,同樣我先姑且不論只引用媒體報導的真實性以及可討論的爭辯,難道其他25位被判死刑的人不值得了解?今天我們在說的是關於32條人命,其中有精神障礙、智能不足,或者依靠自白就判死刑的死刑犯,他們之中,甚至有些根本沒有律師辯護,如果我們對於捍衛生命的正義是如此在乎,那麼我們怎麼能夠一句話說「支持死刑,執行死刑定讞案件」就否決了一群生命,在我看來,許多不負責任的嘴砲要求剝奪生命跟任何暴行同樣兇殘。

人權在哪?

  我從2006年開始研讀人權以及去年開始在台灣人權促進會工作之後,除了我非常了解的議題,我很少去爭辯或者公開發表文章,因為我發現許多的議題都非常複雜,不是去說服或者二選一就會有答案,像對於廢除死刑,我自己也只有初淺的認識,所以在發出以上的論點時我都感到些許的不安,但是,每每有人被求處死刑,我們會內總會接到「願這種姦淫慘死之事也發生在你們推動廢除死刑團體人的身上」的信件,我總覺得很難過,表達支持死刑的方式,我覺得有很多種,甚至理念相同的人可以組成一個「支持死刑聯盟」來做相關的討論以及思辯,我不懂這種塑造人權團體或者廢死聯盟與被害人家屬對立以及強調推動廢除死刑的人身邊最好有人死掉的論調到底有什麼幫助,而這次看到了我很崇拜的朱學恆先生對於要交給政府的執政建議報告居然以「媒體文本分析」的分式帶起了支持死刑以及要求死刑定讞馬上執行的簡易推論,更讓我覺得很遺憾,對我來說,只要是人的生命都是最珍貴的,被害者的正義應該得到實現,而殺人者也應該伏法,只是實現正義的方式以及伏法的方式是不是就是羈押死刑犯多年的心理煎熬後,然後吃完最後一餐,因為恐懼至無力甚至恐懼到便溺,被推到其實只是水泥地的行刑場,面朝下的躺在冰冷的地板,然後頭上一處被標誌,等待子彈穿過腦袋,這一點我很懷疑。

  人權在哪? 我自己時常問這個問題,讀完了人權思想史,比較瞭解了人權發展的脈絡,開完了記者會,替目前我們的專案做了有利的聲明,或者只是自己默默加入了一場遊行或者回覆了一篇文章,我不知道人權在哪裡,可是我一直追尋它,而人命關天的事,我知道我該多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