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婚前123

1.
翻開最初的情書往來,看得臉都紅了起來。要互許終身是需要複習的。

五年多前第一封信是你邀我去日月潭泳渡,裡面附上詳細的辦法還有住宿選擇。你也製表登記所有人的資料還有旅途的各種安排。然後我淡淡回說:親愛的室友謝謝你!我當時很驚訝你是這麼貼心的人。

五年多後再看,你依舊沒有變,替人著想一直是你的日常。我卻早已視為習慣。

要互許終身是需要複習的。

2.
刻意都找尋不到,不經意時卻發現了你。交友管道這麼多:網站、軟體、朋友介紹。你都不在上面。你在凌雲五村租房子,通勤到南港軟體園區上班。

你沒有臉書,只有老朋友,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活動。是你的總是會自然到你的身邊。

我不一樣。我喜歡爭取,我想要開拓,我需要變化。我以為自己將不斷流浪。

結果,碰,你在我眼前出現。你說爭取很好啊,但是可以溫柔。你說開拓很好啊,但是可以反思。你說變化很好啊,但是可以淡定。你說流浪也很好啊,但是也可以有一個家。你說我們可以熱切擁抱,也可以靜靜地背靠著背睡著。

那是我第一次感覺愛情靠我這麼近。伸手就可以觸及。

3.
上週六你帶我去大溪蓮座山觀音亭。那個地方對我們別具意義。
剛認識我不久,你就去問觀音:如果可以的話,讓我們交往吧!在一起之後你告訴我這件事。我開玩笑說:這種事也可以求喔?之後某一次我就跟你一起到了觀音亭去還願,也向觀世音菩薩祈求交往一切順利。此後只要有空你就去報告我們的交往狀況。也可能因此感情一路上險阻災厄得以化解。
這次是我第三次去。我們向觀音說:兩位客家青年要結婚了,請您保佑我們!我們的家人們鼓起勇氣擁抱這個決定。希望觀世音菩薩保佑。我默默聽到你呢喃著說:辛苦沒有關係,我們願意一起打拼。
此刻立法院正在審理我們能不能結婚的法案。雖然他們現在可以的人結婚也沒有經過我們同意。但是沒有關係,菩薩會一直指引我們,往幸福的路前進。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給基督徒朋友的公開信(三)

【前同事AC】
可不可以不要把什麼都推給神?
我們還是同事時,妳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很多疑惑。我們常在松山站遇到,兩個人一路從捷運聊到公司。在合作節目時,妳坐在我旁邊一起討論。妳很興奮地說:「鄒,跟你討論讓我收穫很多!」我們一起完成了那一集,覺得充滿了成就感。妳也私下跟我聊自己的成長過程,訴說自己孤單但是必須支撐下去的無力感。我鼓勵妳開展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互動好多,包括一次巨大的衝突。我們因為行政上的意見相左大吵。妳甚至說:「除了我爸,沒有人這樣罵過我。」我內心一部份覺得愧疚,一部份又認為妳應該做事更有彈性,學習了解同事的需求。所以我就無禮的部分跟妳道歉,但就職場人際關係上深談了好幾次。然後我們還是這樣時而溝通時而笑鬧。在妳決定要考插大的時候,還拿著考古題來問我。我也有問必答。妳考上不同學校的時候,我們還討論過妳應該要去哪一間。
我們知道妳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妳會跟大家分享神的箴言,也不吝穿著AMEN的T-shirt走來走去。妳說自己希望找到也是基督徒的另一半,我們也會開玩笑,看看妳跟同樣是基督徒的同事或朋友有沒有機會。曾經妳到我旁邊問,像我和大嬸這樣同志的成長和戀愛,跟一般的情侶有什麼不同?我在那個陽光的午後跟妳分享,妳說:「會不會像你們這樣是少數。」我說不是啊,妳看看我們身邊也是同志的同事,同樣為了愛不對人苦惱,同樣在長期關係裡面衝突又合好。我們跟妳一樣,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妳也見過大嬸,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人。
妳離職前,我就已經跟同事們宣布婚訊。大家七嘴八舌說要怎樣參與。大概是那時候,妳就開始默不作聲。後來妳離開公司,我也順利完成婚禮。這一件對我來說如此重要的人生大事,有人來參與也有人沒來,但是只要是朋友都給予祝福。然後那一天我在公司遇見妳,妳卻只是閃躲一般,應付式地對我笑了一下。我頓覺苦澀,認為妳不夠朋友。我傳訊息給妳,也決定把妳刪掉。(是有多愛刪好友)
妳發文說:「因為兩篇(反同)文章被刪好友。為了避免傷害,我也刪除了一些朋友。」隔天同事們發現,只要有同志身分的,都被妳刪除了。但是妳真的誤會了。是妳對於我結婚的態度讓我感到心寒,那是很個人的。是我覺得妳都做成這樣了,還算是朋友嗎?
不會做人不要推給神。
我想起了幾個故事。有一位好朋友告訴我,他大阿姨過世時,生前最疼愛的小阿姨因為信了基督教,不但香沒拿,連喪禮都不願意踏進去。他們親戚覺得不可置信也無法接受。另一個同學說,她基督徒的好姐妹,婚後十幾年都遭到丈夫冷落,兩人沒有任何性事或親密行為。她為了信仰支撐著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苦撐著,只能到處向姐妹訴苦。還有一位同志好朋友,因為篤信基督的爸媽無法接受,只好讓他遠赴美國工作念書,並囑咐他沒事不要回來。他們則向往常一樣上教堂,談論一些反對同志的教義。
這算什麼?
當然過度沉迷宗教而罔顧現實人生的例子決不限於基督教。其他宗教裡也族繁不及備載。我都覺得可惜。因為在進入天國或地獄以前,我們活在需要陽光空氣水,到處都是人的現實世界。
其實,我的媽媽也很虔誠,她是創價學會的一員。她總是為了家人唱題念經。家庭遇到困難的時候她唱題。我要聯考的時候,她也唱題。弟弟妹妹要找工作的時候她也唱題。那些她無法掌握卻又希望有好結果的事,她都唱題。但現實生活中,她也是一位好同事、好朋友、好太太、好媽媽。大家都喜歡她。我好愛她。靈性上的她和日常生活的她並無二致。我也因為這樣相信她所每天祈念的神。靈性上的我不如她一般努力,只能在生活中扮演好各種角色,提醒自己積極生活還有不斷充實。
但如果有人總是把生活和職場中的困難還有思考邏輯訓練的挑戰都推給神,一難過就翻開西元前的經典或是神聖心靈小語想要尋找答案,怎麼可能會成長或進步?這又怎麼可能是任何神的旨意?
打開感官好好生活吧!與家人和朋友相親相愛。受挫之後實際調整自己。不要把什麼都推給神。

給基督徒朋友的公開信(二)

【大學同學CH】
到現在,妳的每一篇PO文都還是讓我心痛!
那一天伴隨著焦躁的情緒,我把總是參與護家盟的妳從臉書刪除。我告訴妳這些文章與活動否定我的幸福,矮化我的家庭,對我帶來多少的痛苦。當天晚上妳就傳來訊息說:「對不起,謝謝你。」
隔天我們居然就在好幾年不見的情況下,意外在路上相遇。真的好神奇!我們有點尷尬地互相打招呼。然後妳掉眼淚說:「我今天早上情緒很低落,還問我同事說,如果有人把你刪掉,還看到的訊息嗎?我也向主禱告,傷害你不是我的本意。」我也紅了眼眶說:「很抱歉,我沒有溝通就刪掉妳。」
然後在雨中在傘下,我們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加回好友,承諾要彼此對話。
妳說自己最關心的是下一代的教育。同性婚姻通過,將會帶來無可避免的性解放。這可能也是同志婚姻令許多基督徒感到最不安的假設情境,所多瑪城降臨。那裡人人邪淫汙穢。無止境的情慾橫行透過這種方式散播。
但是妳知道嗎?第一,這是對於性革命的誤解。性解放或者性革命的討論在學術理論上多有討論。追求性解放的異性戀學者也不是沒有。某種程度,我個人認為,今日的女性可以達到現在的社會地位,其中部份的原因也是因為有學者不斷質疑傳統性別或婚姻的體質和情感,挑戰壓迫女性的制度。妳可以想像,當初提出女性也有投票權的時候,男性有多麼驚訝。今天看來卻是如此自然。性革命不是多P或亂倫或是妳想像的單純淫亂,而是透過情慾反思政治社會結構。
那麼來談淫亂。妳怎麼會覺得淫亂生活是同志專屬或是同志的日常實踐呢?身為同志,我覺得我們就跟一般人一樣。有人流連夜店,喜歡到三溫暖,會開轟趴,想要嘗試各種性的禁忌行為。也有人生活簡樸,只想待在家,想要守著一個人,養幾隻貓。還有更多可能。這樣的選項不會因為你的性向而有不同。只是在現有的社會結構裡,通常一般異性戀男性的性慾是被默許的,否則不會有這麼多用窗簾遮住的情色按摩店。妳也知道,一條林森北路看過去,又有多少男女的情慾流動?
簡單來說,把淫亂和同志結合在一起就是歧視。事實是,沒有哪一種現象是專屬於同志的。剝去了同志身分,我們跟大家都一樣。所以哪裡可以推論出來,通過同性婚姻會帶來邪淫?而且就如釋昭慧法師突破的盲點:想要進入婚姻的同志就是因為不想要一直換性伴侶才這麼做。而一直換性伴侶的異性戀也不會比較少。他們有因此不能結婚嗎?
大嬸和我最後選擇走入婚姻,當然也是因為我們相信現有的家庭價值。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接近我們父母所給予我們的。但是我們父母婚姻生活裡當然也充滿了一堆不好的事,那都是家裡的事,跌跌撞撞我們還是維持一個家到現在。那也是我們現在努力在做的事。我不認為任何人一旦因為同志婚姻議題站出來,就得要當同志模範生,聖潔的同志夫夫。因為我們跟所有結婚的異性戀一樣,面臨相同日常生活疑難雜症。我們只是跟許多嚮往家庭生活的人一樣,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
在細雨的天空下,我問妳說,現在有另外一半嗎?妳笑一笑說:「我跟主禱告,讓適合我的人出現。」雖然我不是基督教,但是我也願意為妳禱告,因為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找到所愛的人,我希望妳也是。但是如果妳明知道我所想要的家庭與妳沒有不同,還是基於某種心裡莫名的恐懼,在缺乏批判思考的狀況下不斷阻擋修法,或是只是為了反對而支持另立歧視性的專法,那就請不要輕易地稱我是妳的朋友。

給基督徒朋友的公開信(一)

Temu主任】
在我臉書的貼上長老基督教會青年挺婚姻平權的新聞下你留言說:「我個人對於這一群人是不了解的;我想多數的台灣人跟我一樣,同志不一定出現在你我他的身邊;更進一步的,同性成立家庭,很多人,難理解,故一定會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尤其,台北和新竹、台北和尖石!這樣的差距距離越遠,了解更少。同志成家,要改變多少人對成家的組成與價值觀?!感覺這是台北人的事。台北天龍國人天天在吵。在遙遠的山上的我們呼吸自然順暢就好!祝福這一切可以圓滿吧!」

我看出你的擔憂,卻也感受到溫柔。你是我在山上很喜歡的長輩,所以我想寫一封信給你。

1112日我跟同性伴侶在台北結婚。其實當天晚宴我想要邀請好多好多尖石的朋友。但是就如同我面對可能對於同志還不了解的朋友,心裡有很多擔心,特別許多朋友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而我知道山上的教會對於同志其實充滿疑懼。就連我跟山上的媽媽李桂春講的時候,她也掙扎過,可是基於家人般的感情,她們一家人還有我一部分最親愛的學生都來參加了。他們不在乎我是什麼性戀,因為他們喜歡愛護我,在婚禮的場合沒有缺席。當然他們最後許多人可能也不敢放照片(或是放了很多張根本沒有我的照片XD)。那是他們對於朋友的溫柔。總之我好開心好開心,還把大家請上台介紹。可是我還是有許多山上的朋友想邀而害怕會傷害到自己或他們。少了他們的參與,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根據許多科學的研究,同志佔人口比例大約百分之九或十。同志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會判斷環境是否友善,而決定要不要現身,或者是所謂的「出櫃」。在那之前我們都盡可能地躲在櫃子裡,裝作沒事一樣生活著。如果在一個「同志是需要悔改的」氛圍或是父母無法接受的狀況,我們的內心通常很痛苦掙扎,但是外表則得假裝堅強。 請原諒我這麼說,但是尖石當然有同志,教會當然有同志,而山上的國小國中裡也有。我國小的時候有一個小女朋友(她後來也來參加我的婚禮)。那是因為我們總是考一二名,所以同學幫我們湊對。但是六年級時,我發現相較於其他男同學,我自己不太一樣。當他們開始開女生玩笑,笑誰的月經來了或者看誰長腋毛。我的目光卻總是聚集在那位男同學身上。這樣的心情到了國中更加確定,再加上面臨青春期的挑戰,開始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真正糟糕的時候,我真的有想過要死。於是我把自己投入在課業裡,不斷念書證明自己。高中念男校時,我暗戀一位同學三年,最後跟他表白之後,他再也不想跟我做朋友。直到大學我到了一個自然的環境,才開始學習做自己。但是也經過了一段很混亂的摸索期。我一開始想要說服自己是雙性戀,因為這樣我還可以結婚生子跟一般人一樣。事實上我還追過兩個女生,因為我覺得她們是很好的結婚對象。我很幸運地在大學結交了一群真心的好朋友,她們從當時就不斷告訴我:「做自己就好。不管你是怎樣,我們就是喜歡你原來的樣子」。我哭了好久,因為我在當時真正放鬆,原來有人不管怎樣都會擁抱我。後來我到加拿大念書,發現課堂上有許多各式各樣的人種,也有人會公開談論自己的同志身份。但是大家都感覺稀鬆平常。不管是你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原住民新住民外來移民,或者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都沒有人會用異樣的眼光對你。因為剝去了這些標籤,我們都是人。
主任你是這麼溫柔又善良的人。不管誰遇到困難,他們都願意找你,因為你睿智又風趣,總是有一個適合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多麼希望同志學生也有這個機會受到你的關懷和提點。但是許多人就如同我一樣,就是因為不希望主任對我們失望,或者無法承受主任可能不同的眼光,所以選擇假裝,假裝我們不是自己,假裝我們就是你心目中期望的那個男孩女孩。同志就在你的身邊,只是願不願意冒險現身。而如果有這麼一天,我希望主任可以張開雙手擁抱他,告訴他說,你喜歡他不是因為他是不是同志,而是因為他是他。
台北到尖石有121.3公里。當初在師大選擇到尖石國中實習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到了那邊開始,我全心投入教學。第一年不誇張,我天天夢到我的學生。後來在不同學校或部落,我也都用盡全力。在尖石教書的時候,我學了好多好多,認識了部落的傳統,研究飲酒文化,學習跳泰雅族的舞蹈。因為我愛這片土地還有我的學生和家長。當然我也常感覺到虔誠的基督徒同學內心有一股穩定的力量。我喜歡他們教我唱的讚美詩歌:「當我抬頭見你,當我側耳聆聽…」有一陣子,我會站在台上看著所有學生,跟他們說:「老師真的很愛你們,不管你們有什麼困難,一定要來跟我說。」我跟同學們有很深厚的感情。有一天在部落,兩位那羅女孩來找我,她們兩個是我很喜歡的學生。她們要來告訴我對主的讚美。那一個下午,我聽她們訴說信仰帶給她們的力量,心中覺得很奇妙。我也受邀參加過教會的活動,那種溫暖人心的觸動,是在外界很少有的體驗。面對學生的問題,教會牧師也常常是重要的領導者。這些我都全心相信也讚嘆。回到台北後有一天,我看到那天亮著眼睛跟我分享的一位那羅女孩,到了台北參加「守護家庭聯盟活動」。護家盟打著維護家庭的旗號不斷抹黑造謠傷害同志。我記得那一刻感到心碎又不解。如果那羅女孩知道如此愛護他的老師也是同志還有成長的過程,同樣也會這樣堅決地喊出「守護一夫一妻家庭」、「同志導致人類毀滅」這樣的口號嗎?這就好像,如果有一天,我站在守護漢人聯盟,舉著「守護純漢人社會」、「原住民導致人類毀滅」的標語,我的原住民朋友們可以接受嗎?更何況我是那種只要有人想要欺負或污衊原住民時,會出來跟他拼命的那種人。心中頓時湧上一股酸澀的情緒。我是這樣用盡力氣守護妳,但妳卻如此輕易地放棄我。
121.3公里跟心被傷害而退縮的距離比起來一點都不遠。

主任常在臉書po出跟太太還有家人的合照。我每次看到一定立刻點讚,心中充滿了喜悅和羨慕。在經營家庭上,你非常用心,是一位有擔當的老公和爸爸。一家人沈浸在幸福裡。如果我問你,那有什麼原因?你會怎麼說?我覺得那就是家的組成和價值觀。山上有許多像你一樣和樂的家庭,但是也有許多失序或是破碎的家庭。這跟山下並沒有什麼不同。事實上,想要進入家庭的同志如我也來自於我原來的家庭。我的爸爸媽媽建立了一個家,從我加入的三十二年裡,風雨飄搖我們還是走過來了。那是不管到多遠都得要回去的地方。現在我的爸媽年紀大了,我得要建立一個新的家。很幸運有一位愛我的人,在家人的期許跟祝福下,可以邁向下一個階段。這樣的要求太多了嗎?聰明的主任,你可以告訴我嗎?
我不是台北人,我是苗栗人。我不是天龍國人,我是苗栗國人。XD 我的意思是,我很幸運到了尖石,那裡跟我有妙不可言的緣分。現在還有好多我在乎的人在那裡。我當然懷念山上的自然順暢呼吸,那是尖石泰雅族人珍貴的養分,也是我在心情煩躁鬱悶時,心心念念的樂土。我永遠不會忘記尖石的家長和學生給我的一切。現在尖石的家人還有親愛的學生也是我努力的動力來源之一。也許我能給的不多,但是下次那羅部落的學生來台北比賽時,我還是會買甜甜圈去看大家,也在會場用最熱烈的掌聲鼓勵。而我猜我也還是會在學生表演完之後,掉下感動的淚水。
謝謝主任。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警察迷思


最近迷上韓劇「信號」,跟著戲裡的警察跨越時空查案。一邊看一邊緊張,總是被突如其來的犯人攻擊嚇到,也隨著陳年舊案一步步被偵破的過程熱血沸騰。的確,看戲的是傻子,我猜想「警察迷思」就是這樣不斷地在人心中被建構起來的。一齣齣的警察劇是用來滿足眾多懲奸除惡的熱血小宇宙。

但是警察迷思是危險的。專門研究警察的學者Manning 1970年代的研究中發現,「警察常常被描繪成打擊犯罪的勇士,精準使用槍法對抗火力強大的盜匪。他們是正義化身對抗邪惡力量。但是如果深入研究,警察大部分的工作其實與犯罪無關,他們很少能夠發現或防治犯罪,也無法追回犯罪行為中造成的損失。」而這樣的警察迷思卻讓一般民眾根深蒂固的相信犯罪是個人行為,而忽略環境的重大影響。

雖然我們知道警察不過就是「公僕」或公務人員,但是這讓警察的工作變得太平淡無奇,失去了戲劇化的角色。香港警察就是這樣,從天堂掉到人間。1980港劇黃金時代,出現了一系列以警察為主題的電視劇集。充滿理想的菜鳥警官、重情重義的教官、青春美麗的警花和帥氣的警官還有正氣凜然的阿sir,這些角色都把香港警察的正面形象推上高峰。不過隨著97主權移交,中國與香港的矛盾日深,港人走上街頭抗爭時發現,站在他們對面發射催淚瓦斯、噴灑胡椒噴霧的人正是他們昔日敬重的警察大人。他們只是聽命政府的公務人員,而這讓香港人忿忿不平。如果對香港歷史和港警形象有興趣的人,推理作家陳浩基的小說《1367》裡有很生動地描寫。(那也是警察迷思的一環)

相較起來,我認為台灣社會從解嚴以來,因為不斷有社會運動反映時代衝突,警察做為政府打手的這件事從來沒有被遺忘過。許多人在街頭上學習「警民互動實務」。反服貿期間群眾集結常喊,「警察不動,我們不動」,取得斡旋的時間。而在社運現場,很多警察也深諳抗議團體運作模式,會先協調「可抗議時間和尺度」,象徵性舉牌兩次希望讓抗議人士達到訴求後離開。但是真正的故事發生在這之後。抗議訴求未果,群眾在帶領者激情吶喊下,與警察發生衝突。「警察打人!」「警察不是應該保護人民嗎?」然後媒體捕捉衝突畫面,各自呈現警察遭暴民攻擊或是手無寸鐵的學生被警察打留血的論述。這樣的循環出現過好多次,不斷提醒參與者警察只是整個社會被詮釋的一環。而那位到現在都找不到的揮棍警察,成為警察迷思最諷刺的真相。

警察工作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是時代決定了他們被投射的形象,有故事的、令人振奮的都是迷思。但警察迷思好像也落伍了。現在「顏值」正紅,流行的是警界偶像化。Google一下會出現警界王陽明、郭雪芙、吳彥祖等。什麼時代就會有什麼樣的警察想像,而真相是,他們就是跟你我相同,謀一口飯吃的上班族。我們從來不想真正了解警察工作,只是希望他們像我們想的一樣而已。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心之所向--錦屏國小全國音樂比賽側記


09:00 台北圓環附近的膠囊旅社
依照山上媽媽李桂春給我的訊息,我一早帶了Donut到旅社給小朋友打氣。看到了我弟旦旦,他沒有上台,擔任啦啦隊。聽說昨晚還留了不少的鼻血。跟許多本來就認識的學生打招呼,裡面有三個是我教過的幼稚園學生。五年級書亞還有四年級的瑞祥長高了,但是三年書瑋還是很小一隻。瑞祥的姐姐也是我尖石國中的學生,已經結婚生子了。我也認識他們的家人。瑞祥說上次沒有出國比賽是因為他耳朵不好。他說平常有帶助聽器,但是因為很貴,所以這次放在家裡沒有帶來。我問他說,那等下合唱你聽得到嗎?他小小聲說,很清楚嘿~

09:30 天母國中三樓活動中心
跟著學校巴士一起到比賽會場。國中小合唱團塞滿了北區音樂比賽決賽預備場。學生開始檢查比賽的服裝,互相幫忙拉緊衣服。小朋友進行檢錄,比賽選手在左手蓋章。這個時後發現兩位男同學的頭帶掉了。主任很生氣,覺得大家心不在焉,這麼重要的時刻還落東落西。大家被要求靜默反省。這樣也讓小朋友靜心。幸好有老師幫忙到遊覽車上找回頭帶。同學們開始兩兩一起進行發音練習。偶爾旁邊經過的師長投以好奇的眼光。這支山上的隊伍人數雖然少了其他隊一半,但可是來勢洶洶!一位老師跟我說,不管來過幾次,每次這個時候還是跟著小朋友一起緊張。說著說著我也覺得內心愈來愈澎湃。

10:00 天母國中三樓到五樓
這次出動了三十幾位學生,還有三四五六年級的導師加上指揮Teymu Koto主任。黃金陣容。比起其他學校,我們的人數少了一半以上。連二年級的學生都上場了。看到大家小小的身軀,可以發出這麼宏亮的聲音,自己也跟著驕傲了起來。接近比賽,開始換裝,男生也把長褲脫掉,大家赤腳踏在冰涼的地板上。天氣微寒,不過大家心應該是怦怦跳得很熱。練習這麼久,坐車來到台北,就是為了接下來的十幾分鐘。我跟著老師們還有啦啦隊一起上五樓比賽會場,幫大家加油!

10:50 比賽正式開始!!!
因為線上跟桂春還有一些以前的學生連絡,乾脆就直播給大家看。拍了前兩個學校之後,手就開始抖了。終於等到錦屏國小上場!除了服裝讓人眼睛一亮,小小的團隊連合唱台階都站不滿,卻有征服整個會場的繚繞聲音。第一首台語歌曲用比較慢的方式詮釋,完全不會講台語的同學唱起來還是滿專業的。第二首選得是布農族的古調。原住民的歌曲就完全是無敵了。運用木鼓打節拍,學生們時而吟唱,時而呼喊,山林的聲音在泰雅族學生口中傳出,讓我感動得不得了。女高音一出來,連評審的精神都振奮了起來。隊形變換還有勇士精神號令,學生們自信又堅定。哎呀,直播半小時就斷訊。急死我了,趕快再開一次。學生們的聲音則是繼續蜿蜒曲折,最後一起喊口號,然後高舉雙手合唱收尾。漂亮極了。我默默回到坐位,替大家的精采表現感到無比開心。
11:00 瘋狂地敘舊和自拍
放下心中大石!跟同學們不斷自拍。左拍右拍上拍下拍。我突然想到天母國中,這不是中央中文原住民舞蹈皇后兼尖石國中前辣妹班導Huang Yen Yen任教的學校嗎?馬上call她下來短暫相聚。小朋友們則興奮不已,回山上前,他們還可以去附近的兒童樂園玩耍一下。他們強力地邀約,我雖然很想去也只能說,我又不是兒童~然後揮手跟大家說再見。戴華根老師說,鄒鄒,只有短暫的相遇耶。是啊,只有短暫的相遇卻可以讓我長期地感覺幸福愉悅。那羅的人和風景,錦屏國小的學生還有合唱,將一直是我心之所向。


14:20  電話中
主任,我是鄒鄒,成績如何?
嗯,成績跟我們想像的有落差,優等,87.2分。第一首閩南語歌有些評審沒有特別喜歡我們的詮釋,覺得跟原作有落差。但是第二首成績很好。

差三分特優,主任聽起來有一點落寞,畢竟他帶著學生風雨辛勤練習。不曉得小朋友們是不是也覺得可惜。我則是依然感覺驕傲!就像一位老師比賽完說的,我們的學生唱歌是,哇(手像浪往下),又哇(手像浪往上),覺得好像不知道,又過了一個浪頭往下一個浪尖。充滿令人期待的起伏。迴環轉折變化勾動人心。Teymu Koto主任真的辛苦了!你帶領的團隊總是令人驚豔。閩南語歌曲的部份,就留給閩南人去master (哼)
跟學生分別前,大家在車上跟我揮手再見。書亞站到後門吆喝要我跟她們一起去兒童樂園。他說保重嘿,再見囉。真的喔。保重喔。再見ㄏㄚ。要來那羅游泳喔。真的啦。走囉。再見唷。就這樣囉。掰掰囉。

車門關上,我還是覺得好笑。山上見了,大家。明年,後年,每一年的音樂比賽我都會替你們加油的!Lokah!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一本書兩個紅包



  今天早上慢跑去江北圖書館借書。到館的是《鏡子.面具.影子》。感謝政大的陳文玲 (Wenling Chen)老師帶領入門。我最近看了一系列有關榮格心理學還有與自我對話和死亡相關的書籍。她們帶我走過親人逝去的傷痛,也讓我更認識自己,接納並喜歡這樣的自己。唯有這樣,才有能力去愛身邊的人。這是許多人一生的課題,我很高興自己已經在不斷練習。

        我在汐止這個社區已經住了三年,正邁入第四年。唯一比較熟的鄰居除了同事,再來就是對門的小夫妻還有他們可愛的女兒。昨天晚上小女孩才拿著魚過來說,我媽叫我拿魚給你們。對面的媽媽知道大嬸有在煮菜,只要有返鄉,就會帶幾條自己家裡養殖的魚給我們。除了他們,最常噓寒問暖的就是十八樓奶奶。起先是我跟大嬸去慢跑的時候,常常遇到她,有時候還有爺爺。這對大概八十幾的老夫婦,看到我們總是眉開眼笑。尤其是奶奶,總說我們很可愛很帥,讓她想起長年在大陸拍戲的孫子。

        送完大嬸騎車,我往圖書館跑到一半,遠遠就看到奶奶在自行車道那邊走來。「奶奶新年快樂!」我像平常一樣有精神地跟她打招呼。老人家因為重聽耳朵不好,我總是稍微放大音量。「哎唷,又看到你了,好帥好帥。」這次她每次遇到我們的第一句話。我才想問她過年去哪玩啦,孫子有沒有回來看她啊,她就從口袋裡掏出兩個紅包。「來,這是奶奶給你們兩個的。」我想當然一定是推啊拒絕啊,覺得她實在是太可愛了。

    「這你一定得收,從前幾年就說要給到現在,我每次過年都帶著紅包在身上,想說什麼時候可以遇到你們。」

    「不要啦,您先收起來,我今天晚一點去十八樓找您。」

    「我不在!我孫子回來了。我們晚上要去他媽媽青年日報請吃飯。」

    「那之後我再去找您,紅包我不能收。」

    「你不收是看不起我,嫌錢少囉?這是我自己的錢,不是爺爺的錢。我給你們,沒有什麼問題!」

        講了半天拗不過她,還是只好先收下,然後繼續跑到圖書館借書。一邊跑一邊想,我真的很喜歡她這樣獨立自主,偶爾自己運動和買菜,偶爾跟爺爺一起散步。除了她說民進黨上台讓她過年前有點心痛(XD),不然看起來她身體健康硬朗。但是拿到這紅包之後,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望著桌上的書跟紅包,運動完沖個澡又要上班了。短暫的一生裡,除了持續鍛鍊自己的肉體和心智,這些生活中遇到的事,不斷督促我要更溫柔敦厚。這也是猴年唯一的目標,變得更好!